现代言情《回村后我靠吐槽东北农村生活爆火》,由网络作家“爱吃荠菜香饼的金吾”所著,男女主角分别是罗晓青罗晓青,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,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!详情介绍:回村后我靠吐槽东北农村日常爆火了
腊月二十三,我,罗晓青,终于逃离了城市格子间。
拖着28寸行李箱站在村口时,抖音正推送前同事在CBD喝咖啡的照片。
我低头刷着手机里刚剪的短视频:#东北农村大集5块钱能买啥#
点赞破千的瞬间,邻居王婶探头喊:“晓青啊,你妈让你赶紧回家——冻饺子掉地上被狗叼走啦!”
我拔腿就往家跑,镜头忘了关,意外录下了全网爆火的魔性素材。
腊月二十三,小年。北风像裹了细针,专往人骨头缝里扎。罗晓青拖着那个跟了她五年、贴满托运痕迹的28寸行李箱,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村口的雪壳子上。箱子轮子陷进被压实的积雪里,发出吭哧吭哧的闷响,像极了她在城市写字楼里熬夜加班后,那点快要喘不上气的压抑。
空气是凛冽的,带着股柴火燃烧后的焦香和冻土特有的纯粹味道,猛地灌进肺里,冲淡了那座沿海大城市终年不散的、属于尾气和中央空调的暖腻。她停下脚步,狠狠吸了一口,冰得鼻腔发酸,却莫名有种活过来的踏实感。
手机在羽绒服口袋里嗡嗡震动,不用看也知道,又是抖音精准推送了她那位“人间精致”前同事李莉的日常。果然,屏幕上,李莉正坐在宽敞明亮的CBD落地窗前,指尖捏着精致的咖啡杯柄,背景是模糊的城市
《回村后我靠吐槽东北农村生活爆火(罗晓青罗晓青)热门网络小说推荐_最新章节列表回村后我靠吐槽东北农村生活爆火(罗晓青罗晓青)》精彩片段
好嘞,晓青我这就把那天做手擀面的热闹事儿,跟你唠扯唠扯。
我那翻车又暖心的手擀面我是罗晓青,网名“东北小青椒”。
自打上回我妈跟大黄狗因为冻饺子干架的视频火了之后,我在我们村,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“名人”了。
王婶见天儿撺掇我:“晓青啊,今儿俺家公鸡上房了,你拍不拍?”
但我心里琢磨,老整这些鸡飞狗跳的,显得咱这生活太浮躁。
得整点有技术含量的,比如——展现一下我深藏不露的厨艺。
选题我都想好了,就叫 《东北手擀面,一碗装下整个冬天的暖和》 。
听着就倍儿有文化,倍儿有情怀。
我都脑补出画面了:我,围着碎花小围裙,在晨光里优雅地和面,动作行云流水,背景音乐得是那种空灵的轻音乐。
到时候网友肯定刷屏:“女神!”
“娶妻当娶罗晓青!”
理想很丰满,现实嘛……它首接给我来了个过肩摔。
第一步,和面,就差点要了我半条命。
我学着记忆里我妈的样子,在面盆里掏了个洞,自信满满地往里倒水。
好家伙,水龙头它有自己的想法,一下没搂住,场面瞬间从“和面”变成了“泥石流”。
面粉扑了我满脸,我手忙脚乱地去擦,结果越擦越花。
一旁负责掌镜的我妈,镜头抖得跟得了帕金森似的,不用看都知道,她笑得快背过气去了。
“妈!
严肃点!
我这拍视频呢!”
我顶着个大花脸抗议。
我妈把镜头稳住,悠悠传来一句:“我瞅你像拍视频的!
你这整的,跟大黄狗和完泥坑一个德行。”
得,女神形象还没立起来,先成了搞笑女。
我一咬牙,本着“只要我不尴尬,尴尬的就是别人”的原则,继续跟那盆面较劲。
揉面真是个力气活,我吭哧瘪肚揉了老半天,胳膊都酸了,那面团还跟我耍脾气,坑坑洼洼的。
我妈实在看不下去了,把手机往窗台上一靠,过来一把抢过面盆:“起开!
瞅你那费劲样!
面得这么揉——”只见她胳膊带腰,气沉丹田,三下五除二,刚才还倔了吧唧的面团,立马变得光滑溜丢。
“看见没?
这叫功夫!”
我妈得意地拍拍面团,“醒着去吧,半个钟头,够你刷会儿手机了。”
我灰溜溜地窝回炕上,一边刷着网友夸我妈是“隐藏高手”的评论,一边接受大黄狗投来的、仿佛带着鄙视的目光。
醒好面,重头戏来了——擀面。
我撸起袖子,举起那根比我胳膊还粗的枣木擀面杖,心里默念:这一次,我一定要赢!
我先来了个“力劈华山”,面团纹丝不动,反而震得我手麻。
我又尝试“太极推手”,面皮跟着擀面杖跑,差点把自己卷进去。
最后面皮死死黏在案板上,我用尽吃奶的劲儿去揭,发出“刺啦”一声令人牙酸的声响。
“你个败家玩意儿!
那是面,不是仇人!”
我妈的吼声如期而至。
她再次上场,接过擀面杖,手法那叫一个流畅,推、压、转,面皮就跟活了似的,乖乖变大变薄,圆得像个十五的月亮。
我在旁边,只剩下疯狂点赞的份儿。
切面更是大型翻车现场。
我战战兢兢下刀,切出来的面条,粗的粗,细的细,有的地方还连着没切断。
我妈一把夺过刀:“一边儿去!
这好面都让你糟践了!”
只见她手起刀落,“哒哒哒哒”,节奏快得飞出残影,眨眼的功夫,一案板粗细均匀、细如柳丝的面条就出现了。
我的“作品”在旁边一衬,那都不能叫面条,得叫“面棍儿”。
行吧,厨艺比拼我是完败,但咱氛围感得拉满啊。
我麻利地用猪油、酱油、葱花调好底汤,滚开的面条水往里一冲,“刺啦”一声,香气瞬间就窜满了整个屋子。
我刚把面条挑进碗里,院门“哐当”一声被推开了。
“晓青!
做啥好吃的呢?
香得俺在隔壁都坐不住了!”
王婶揣着袖口就进来了,手里还端着一大盘油汪汪的酸菜粉条,“光吃面哪行?
配上婶子这酸菜,那才叫一个地道!”
得,计划中一个人的岁月静好,又变成了左邻右舍的热闹聚餐。
我爸妈,王婶,还有闻着味儿溜达过来的前院李大爷,炕桌坐得满满登登。
我悄悄在我妈碗底卧了个荷包蛋,想给她个惊喜。
结果我妈一口咬下去,眉头一皱:“这蛋咋没味呢?”
我这才想起来,忘放盐了……一顿饭吃得嘻嘻哈哈,我那卖相不佳的“面棍儿”反而因为嚼劲足受到了李大爷的好评。
我看着一屋子人,听着他们的说笑声,窗外是凛冽的北风,屋里是暖烘烘的烟火气。
那天晚上,我把这条充满翻车、救场和意外温情的视频剪了出来,没加任何滤镜,原汁原味地上传了。
标题就叫:《计划中的厨神,现实中的翻车王,但这碗面真香!
》我没想到,这条视频的数据比“人狗大战”还好。
评论区炸了:“哈哈哈哈,我妈也是,我一进厨房她就开启嘲讽模式!”
“看到最后鼻子酸了,想我老妈了。”
“这哪是美食视频,这是喜剧片+亲情片啊!”
我捧着手机,看着蹭蹭往上涨的粉丝数,心里却异常平静。
我好像有点明白了,大家爱看的,不是什么完美无瑕的女神,而是我妈的唠叨,王婶的不请自来,那个忘了放盐的荷包蛋,和这怎么拍也拍不完、热热闹闹的人间。
啥流量密码啊?
这日子本身,就是密码。